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 (http://www.gangyx.cn/bbs/index.asp) -- 文學空間 (http://www.gangyx.cn/bbs/list.asp?boardid=14) ---- 會計的故事 (http://www.gangyx.cn/bbs/dispbbs.asp?boardid=14&id=34152) |
-- 作者:同甘 -- 發布時間:2011/5/28 10:44:49 -- 會計的故事 十幾年以前吧,有個老會計,在一家國營企業上班。他戴著一付老式的眼鏡,每天在一個老式的辦公桌后面工作。很普通的辦公桌,兩邊各有一個抽屜。這個老會計人很不錯,但同事們發現他上班時有個習慣:他會時不時地打開抽屜看一下,有時打開左邊抽屜,有時打開右邊抽屜,下班時他會把抽屜鎖掉后才離開。同事們都很好奇。后來老會計退休了,同事們為他開了個歡送會。歡送會之后,同事們迫不及待地跑到他的辦公桌那里,打開這兩個抽屜。他們發現左邊和右邊的抽屜里各貼著一張紙條,上面各寫著兩個字。請問:各寫著哪兩個字? 答案就是左邊是借方,右邊是貸方。 這個笑話說明一件事情:西方的會計體系被中國的企業所接受和應用其實只有十幾年左右的時間。1993年7月1日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才規定我國的企業必須采用復式記賬法,而復式記賬法在西方國家已經存在近千年了。2007年1月1日實施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這個時候中國的會計準則才基本上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但是這十幾年來,由于ACCA在中國的推廣,由于股票市場的出現,因此財務會計在我國的認知程度已經非常高了。舉個例子可以說明:每年報考中國CPA的人有60萬。 會計曾經被稱為“數豆先生”,意思就是專門處理枯燥的數字。但是,在現在的企業當中,會計被賦予了更具有挑戰性的職責,那就是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這就需要財會人員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全面的知識體系。 再說一個觀點:“外行談理念、內行談決策”。 下面拿《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來解釋一下這個觀點。 《三國演義》中寫道,在赤壁大戰時,諸葛亮到江東去見周瑜。周瑜問諸葛亮的破敵之策。諸葛亮賣了一個關子,他建議周瑜各自將破敵之策寫在手上,看看大家是不是“英雄所見略同”。周瑜同意了。等大家寫好后攤開手一看,都哈哈大笑,因為兩個人的手上都寫了一個“火”字。這時候,諸葛亮和周瑜看上去水平差不多,都知道用火攻來破敵。其實不僅諸葛亮和周瑜知道,曹操和他的謀士也知道。龐統到曹營獻“連環計”,曹操的謀士就曾提醒過曹操要防火攻。但是曹操笑著說,他早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他認為,火攻需要借助風勢,現在正值冬季,刮得是西北風,而不是東南風,如果江東用火,只會燒著自己。周瑜后來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一急之下口吐鮮血,昏倒在地。后來靠諸葛亮“借”來的東風,火攻才得以實施。 打仗的時候能用火來攻擊敵人就是“理念”,只要讀過一些兵書戰策的人都知道這個。但是能不能用火攻,到底哪一天才能放火就是“決策”。放火需要借助風力,風力就是決策的“假設”(所謂假設就是有待證明的條件)。而能夠預測什么時候刮什么風就是對假設的驗證。 之所以說“外行談理念”是因為理念在書上都可以找到;之所以說“內行談決策”是因為決策需驗證的假設的支持,而這個在書上是很難找到的,如果沒有以前的深入觀察和研究,沒有親身的實踐,是不可能得到驗證的假設的。 周瑜因為不知道冬天會不會刮東南風(無法驗證假設),所有做不出決策,只好急得吐血;曹操因為以為冬天不會刮東南分(做了錯誤的假設),所以一敗涂地,差點當了俘虜。只有諸葛亮不僅知道理念,而且知道假設,因而才能最終幫助周瑜做出正確的決策。就是因為這個,周瑜才會自嘆不如。 企業管理者只知道理念是遠遠不夠的,企業管理者必須會做決策。我們聆聽了彼得德魯克、菲利普科特勒、彼得圣吉都大師的尊諄諄教誨;現在MBA、EMBA到處都是,只要你肯花錢都可以讀。這些理念能幫助你的企業改善經營業績嗎?非常有限!而真正能幫助企業提升經營業績的是高質量的決策。舉幾個例子: “顧客是上帝”的理念三歲的孩子都知道吧,但是你知道你的企業應該花多少錢來維護你的一個顧客嗎? “員工是企業的寶貴財富”你也覺得很有道理吧,但是把你企業的工人流失率從90%下降到10%,你愿意給工人加多少工資? “供應商很重要”你也同意吧,但是如果供應商把產品不良率從5%下降到1%,你愿意將采購價提高多少? 現在的企業管理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決策挑戰。我認為這種挑戰主要來自兩個因素: 1、外部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快,比較典型的例子是顧客偏好的多樣性和捉摸不定,還有就是IT技術的飛速發展。 2、越來越需要平衡股東、顧客、員工、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以確保企業的持續經營與發展。 第一、 顧客需求的多樣化,產品的生命周期變短。對企業經營來說就要進行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以前福特汽車就生產一種T型車,這種車一個型號,一個顏色,而現在一款汽車可能就有好幾個顏色、好幾種配置,因此一款汽車可能有十幾甚至幾十個品種。我記得第一次買手機的時候,摩托羅拉、西門子和愛立信都只有一款手機,而且都是黑色的。IT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就不用再舉例了。一個企業如果可以只生產一種產品,而且一連生產幾年都不帶換的,只要把機器一開,眼睛閉著都能經營,那么他當然不需要什么決策。而一個企業如果每年要推出幾十種產品,而且每年都要淘汰一半產品,那么他的決策量就會大大增加。 第二、 以前西方企業管理者滿腦子就是股東利益最大化。
|
-- 作者:天高云淡66 -- 發布時間:2011/6/1 23:04:27 -- ![]() |
-- 作者:胡曉娟99 -- 發布時間:2011/6/18 8:10:12 -- 做會計必看的三個哲理故事 1、一只火雞和一頭牛閑聊,火雞說:我希望能飛到樹頂,可我沒有勇氣。牛說:為什么不吃一點我的牛糞呢,他們很有營養;痣u吃了一點牛糞,發現它確實給了它足夠的力量飛到第一根樹枝,第二天,火雞又吃了更多的牛糞,飛到第二根樹枝,兩個星期后,火雞驕傲的飛到了樹頂,但不久,一個農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從樹上射了下來。 生存之道1:牛屎運讓你達到頂峰,但不能讓你留在那里。 2、烏鴉站在樹上,整天無所事事,兔子看見烏鴉,就問:我能像你一樣,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嗎?烏鴉說:當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兔子在樹下的空地上開始休息,忽然,一只狐貍出現了,它跳起來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生存之道2:如果你想站著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必須站的很高,非常高。 3、一只小鳥飛到南方去過冬。天很冷,小鳥幾乎凍僵了。于是,飛到一大塊空地上,一頭牛經過那兒,拉了一堆牛糞在小鳥的身上,凍僵的小鳥躺在糞堆里,覺得很溫暖,漸漸蘇醒過來,它溫暖而舒服的躺著,不久唱起歌來,一只路過的野貓聽到聲音,走過去看個究竟,循著聲音,野貓很快發現了躺在糞堆里的小鳥,把它拽出來吃掉了。 生存之道3:不是每個往你身上拉大糞的人都是你的敵人。也不是每個把你從糞堆里拉出來的人都是你的朋友,還有,當你躺在糞堆里時,最好把你的嘴閉上。 |
-- 作者:wenfajun -- 發布時間:2012/3/9 12:20:09 -- 有點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