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朋友見面,問:怎么樣,兩口子關系還好吧? 被問一方通常是這樣回答的:馬馬虎虎,湊合著過吧。 兩口子吵架打架,驚動親朋,勸解道:唉,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都不容易,湊合著過吧。 表面上看,“湊合著過”顯得挺中庸的,攜帶著“算了吧”,“就這樣吧”,“忍著點吧”等等模棱兩可的的意思,也有個暗示――不這樣過,你還想怎么樣過?將就著吧。 其實,能夠湊合著過的夫妻,才算得上是“一家人”,慢慢摸出了婚姻體制的奧秘之處,領會了過日子的真諦。 都說一對男女談起戀愛來,一個變成聾子,一個變成了瞎子,看見和聽見的,迷迷糊糊,信息不對稱,懵懵懂懂就過到一起了。一結婚,像通了電似的,眼睛忽然亮了,耳朵也靈了,心思多了起來,嘴巴也碎了起來。一個說我看錯人了,另一個說我當初簡直就被你的鬼話蒙騙了。 其實,誰也沒騙誰,是自己推著自己落進“圈套”。很多人總是這樣,一旦受了委屈,就覺得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怎么就讓我攤上這樁婚姻”,覺得上天在公平的分配上做了手腳。實際上,天底下大凡食人間煙火的夫妻,皆莫過如此。 如何解決這個不公平問題?那就是“湊合著過”,克制一點,忍耐一點,重視對方之長,忽略對方之短,這一湊合,就提煉成為一個婚姻哲學――包容。 “湊合”的另外一種功效就是“磨合”,要進一家門,不能有兩把鎖,在艱難而瑣碎的過程中,把諸多不同甚至相左的觀點最大化統一起來,把分散了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慢慢地,粗礪的情感被磨得光亮無比,奇跡悄然產生――水和火竟然相容了,甚至“湊合”出了夫妻相。 當然,“湊合”也是有原則的,這個原則就是――以民主集中制為基點,以穩定團結為框架,保持向前看的方針,如果嚴重偏離這個原則,當然也湊合不下去了。比如面對長期的家庭暴力,比如一方嚴重侵害對方權益,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必須放棄“湊合”。這種婚姻,解脫得越快越好。 有句話說“誰笑到最后,誰就是勝利者”,我現在將其改一改――哪對夫妻湊合到最后,他們就是幸福的夫妻。 或許有朋友會說,一輩子湊合著過,那是辦法嗎,還有什么幸?裳裕课覒撨@樣回答――“湊合”其實是個積極而且主動的詞匯,遠不是“將就”的意思,而是“發現”,湊合的過程,就是發現的過程,它會讓我們抵達婚姻日常中無限美妙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