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賬戶的基本結構
以“丁字帳”為例,賬戶分為左右兩方,左方固定稱為“借方”,右方固定稱為“貸方”。
2.各會計要素增減變化在賬戶中的反映
前面說過,會計要素間的數量關系即會計等式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各種復式記賬法都是以此會計等式為理論依據的,因此,借貸記賬法對個會計要素增減變化的反映就是:資產在會計等式的左邊,它的增加就記在賬戶的左邊也就是借方,減少就相應地記在賬戶的右邊即貸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這兩個要素在會計等式的右邊,他們的增加當然就記在賬戶的右邊即貸方,減少就相應地記在賬戶的左邊即借方;收入的增加將導致利潤的增加并最終引起所有權權益的增加,因此與所有者權益一樣記在貸方,減少記在借方;成本費用的增加將導致利潤的減少并最終引起所有者權益的減少,因此其記賬方向與所有者權益相反,就是增加記在借方,減少記在貸方。
上述各種情況用“丁字帳”圖形表示如下:
上述借貸記賬法對各會計要素增減變化的反映同學們必須記住。一開始可能只是死記硬背,到后面隨著各種經濟業務賬務處理練習的增多,就會慢慢熟悉而不用刻意去記了。
3.賬戶的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
由于會計核算是連續不斷地進行的,因此就某一個會計期間來說,除了為計算當期經營成果而結清的各種收入和成本、費用類賬戶以外,各種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一般都有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包括增加額和減少額)和期末余額,其中期初余額也就是上期的期末余額,而本期的期末余額也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額。
賬戶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之間的數量關系是:
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期末余額
由于不同會計要素用來記錄增減變化的借、貸方向不同,但一般說來各要素的增加額總是要大于其減少額,因而其余額通常也就與增加額記錄在同一個方向。因,此在借貸記賬法下各類賬戶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間的數量關系如下:
資產類賬戶借方期末余額=借方期初余額+借方本期發生額-貸方本期發生額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
賬戶貸方期末余額=貸方期初余額+貸方本期發生額-借方本期減少額
以“丁字帳”為例,賬戶分為左右兩方,左方固定稱為“借方”,右方固定稱為“貸方”。
2.各會計要素增減變化在賬戶中的反映
前面說過,會計要素間的數量關系即會計等式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各種復式記賬法都是以此會計等式為理論依據的,因此,借貸記賬法對個會計要素增減變化的反映就是:資產在會計等式的左邊,它的增加就記在賬戶的左邊也就是借方,減少就相應地記在賬戶的右邊即貸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這兩個要素在會計等式的右邊,他們的增加當然就記在賬戶的右邊即貸方,減少就相應地記在賬戶的左邊即借方;收入的增加將導致利潤的增加并最終引起所有權權益的增加,因此與所有者權益一樣記在貸方,減少記在借方;成本費用的增加將導致利潤的減少并最終引起所有者權益的減少,因此其記賬方向與所有者權益相反,就是增加記在借方,減少記在貸方。
上述各種情況用“丁字帳”圖形表示如下:
上述借貸記賬法對各會計要素增減變化的反映同學們必須記住。一開始可能只是死記硬背,到后面隨著各種經濟業務賬務處理練習的增多,就會慢慢熟悉而不用刻意去記了。
3.賬戶的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
由于會計核算是連續不斷地進行的,因此就某一個會計期間來說,除了為計算當期經營成果而結清的各種收入和成本、費用類賬戶以外,各種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一般都有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包括增加額和減少額)和期末余額,其中期初余額也就是上期的期末余額,而本期的期末余額也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額。
賬戶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之間的數量關系是:
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期末余額
由于不同會計要素用來記錄增減變化的借、貸方向不同,但一般說來各要素的增加額總是要大于其減少額,因而其余額通常也就與增加額記錄在同一個方向。因,此在借貸記賬法下各類賬戶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間的數量關系如下:
資產類賬戶借方期末余額=借方期初余額+借方本期發生額-貸方本期發生額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
賬戶貸方期末余額=貸方期初余額+貸方本期發生額-借方本期減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