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圖書館界的職稱評聘工作已經經歷了14個年頭,作為一種重要的激勵手段,對推動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過去的一系列評聘工作,無論在政策規定還是實際操作中仍存在某些不合理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為職稱評聘工作帶來了負效應。圖書館職稱評定中存在的功利化現象,EI檢索論文質量注水為了考察職稱申報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學術能力,國家規定參評人員要發表一定水平的科研EI檢索論文,或有其他方面的科研成果,以此檢驗一個人的學術水平,促使大家努力鉆研業務。
但有的人為了達到規定要求,急功近利摘抄科研,結果是現今編書的人比讀書的人還多。文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現象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所謂寫文章,實則收集幾篇已發表的同類ISTP檢索論文,這篇抄一段那篇抄一段,前后一揉,就成了一篇新文章,接下來的任務就是一稿多投;給編輯部打電話;催促對方給自己發表。更有省事的作者干脆花錢買“槍手”,只需出錢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現在“槍手”現象普遍,有“兼職槍手”、“職業槍手”,所為兼職是指在自己寫文章的時侯搭上別人的名字,職業槍手完全是“為別人做嫁衣”即為別人寫文章,成稿后文章中根本沒有自己的名字;在發表文章中“文化搭車”的現象也不少。
職稱制度是高校圖書館人事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制度,一年一度的職稱評定工作也是高校圖書館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圖書館專業技術職務體系包括3個等級4個檔次:高級———研究館員和副研究館員、中級———館員、初級———助理館員。圖書館員們把能否晉升職稱作為自己工作是否有所發展的標志,甚至把晉職稱當作自己的奮斗目標,這極大地推動了圖書館人員的科研主動性,催生了大量科研ISTP檢索論文的發表,因為職稱評定的硬性條件之一,就是發表文章和科研成果的多少。
以萊陽農學院圖書館為例,通過對館內人員科研情況與職稱之間關系的分析,說明職稱制度對圖書館科研工作的巨大影響,并由此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1專業技術人員及科研情況分析1.1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年齡結構及分析萊陽農學院圖書館現有專業技術人員62人,其中擁有高級職稱的研究館員6人,副研究館員14人,占總人數的32.3%;擁有中級職稱的館員11人,占總人數的17.7%;助理館員31人,占50%。6名研究館員中50歲以上的有5人,40-49歲的1人;副研究館員中50歲以上的3人,40-49歲的8人,30-39歲的3人?梢钥闯,我館專業技術人員從年齡結構來看趨于年輕化。
轉載索引中心:http://www.eigoo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