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金流量表能夠提供企業當期現金的流入、流出及結余情況,可以正確評價企業當前及未來的償債能力與支付能力,可以正確評價企業當期取得的利潤的質量,為科學決策提供充分、有效的依據。具體說來,可以進行以下各種分析:
一、償債能力分析:在正常經營情況下,企業當期經營活動所獲得的現金收入,首先要滿足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些基本支出,如購買原材料與商品、支付職工工資、繳納稅金等,然后才用于償付債務。所以,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首先應看企業當期取得的現金,在滿足了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現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夠的現金用于償還到期債務的本息。這里在分析償債能力時,沒有包括投資活動與企業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因為企業是以經營活動為方,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作為不經常發生的輔助理財活動,其產生的現金流入量在總現金流入量所占比例較低,而且如果企業的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現金在滿足了維持經營活動正常運轉所必須發生的支出后,還不能償還債務,必須向外籌措資金來償債的話,這說明企業已陷入了財務困難,很難籌措到新的資金。即使企業向外籌措到新的資金,但債務本金的償還最終還是取決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這是一種十分穩健的償債能力分析方法。
二、支付能力分析:支付能力分析主要是通過企業當期取得的現金(特別是其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收入)與各項支出的現金來進行比較。企業取得的現金名優有在支付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各項支出與本期應償還的債務后,才能用于投資與發放股利,這表現在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量凈增加額”項目上。如果“現金流量凈增加額”為正數,說明企業本期的現金與現金等價物增加了,企業的支付能力較強,反之則較差,財務狀況惡化。必須注意的是,現金流量凈增加額并非越大越好,這是因為現金的收益性較差,若現金流量凈增加額太大,則可能企業現在的生產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現有的資產,使資產過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較低的現金上,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獲利能力。
三、收益品質分析:由于應收賬款的存在以及會計利潤容易受人操縱,企業當期的收益質量往往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通過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與會計利潤的對比就可以對企業的收益品質進行評價。有些項目,如折舊、資產攤銷等雖不影響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但會影響損益,使當期會計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一致,但是兩者應大體相近,因此,通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會計利潤的比較可以評估企業收益的品質。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稅后凈利之比,若大于或等于1,說明會計收益的收現能力較強,收益品質較好;若小于1,則說明會計利潤可能受到人為操縱或存在大量應收賬款,收益品質較差。
四、適應能力與流動能力分析:財務適應性是指企業適應各種變化的能力,流動性則是企業資產轉化為現金的能力,這兩者是通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占全部現金流量的比率進行分析。其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速越快,流量越大,企業的財務基礎越穩固,從而償債能力與對外籌資能力就越強,其財務適應性與流動性就越好,抗風險的能力也越高。
五、成長能力分析:企業成長能力是指企業未來發展趨勢與發展速度,包括企業規模的擴大,利潤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等。對企業成長能力的分析,也可以判斷企業未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變動趨勢,預測未來現金流量的大小。
通常,一個企業要發展,長期資產的規模必須增加,其投資活動中現金凈流出量就會大幅度提高。對內投資的現金凈流出量大幅度提高,往往意味著該面臨著一個新的投資機會;對外投資的現金凈流出量大幅度提高,則說明該企業在通過對外投資來尋求新的投資機會或發展機遇。
在分析企業成長能力時,常常將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聯系起來考查。如果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量與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入量在本期的數額都相當大,說明該企業在保持內部經營穩定進行的前提下,從外界籌集大筆資金,擴大其經營規模。反之,如果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量與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量在數額上比較接近,且數額較大,說明企業在保持內部經營穩定進行的前提下,收回大筆對外投資的資金支付到期債務,意味著企業沒有擴張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