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hnfp"></address>

    <address id="thnfp"><th id="thnfp"><progress id="thnfp"></progress></th></address>
    <listing id="thnfp"><nobr id="thnfp"><meter id="thnfp"></meter></nobr></listing>
    dvbbs
    收藏本頁
    聯系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海闊天空,隨心所欲。
    搜一搜更多此類問題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灌水娛樂區 → [分享]那些小故事

    您是本帖的第 23210 個閱讀者
    樹形 打印
    標題:
    [分享]那些小故事
    bixialin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業余俠客
    文章:307
    積分:1600
    注冊:2014年10月28日
    21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bixialin

    發貼心情

    彭武、彭夷開辟武夷山的故事

    遠古時候,武夷山這地方是沒有名的,后來為啥叫武夷山呢?
        
        相傳古時候,武夷山的幔亭峰上住著一位姓彭的老人。那時,武夷山洪水泛濫成災,逼得老百姓只好躲進山坳里過著窮苦的日子。
        
        俗話說,山有頂地有主。老人就帶領老百姓披星戴月,餐風飲露,含辛茹苦地開山治水。到了白發白眉白須的時候,他已是遠近聞名的開山始祖了,于是人們尊稱他“彭祖”。
        
        彭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彭武,一個叫彭夷。說來也怪,他倆一落地便見風就長。
        
        一陣春風吹過,他們能喊爹叫娘;
        
        二遍春雨飄灑,他們能站立行走;
        
        三瓣春茶綻芽,他們能下地奔跑。
    兄弟倆聰穎過人,智勇雙全,從小就跟隨彭祖翻峻嶺,鉆密林。因彭祖長年累月開山有功,當八仙在武夷山棋盤巖上飲酒時,鄉民們便去求仙人為彭祖賜壽。彭祖活到880歲的時候,被玉帝召上天成仙去了。臨走時只留下一把斧子,一柄鋤頭和一彎弓箭,囑咐兩個兒子要繼承祖業,日夜不停地開山治水,為百姓造福。
        
        彭祖走后,兩兄弟不忘父親重托,扛起鋤頭,拿著斧子,背上弓箭就進山了。
        他們挖呀挖,挖了360天,挖出了九曲十八彎,治住了咆哮的山洪。他們砍呀砍,砍了720天,砍倒了一叢叢荊棘,開出了一片片良田。
        
        他們種呀種,種了1800天,種上了壟壟巖茶,栽上了稻谷和果樹……
        
        兄弟倆又用弓箭射死了猛虎,除掉了惡豹,把山上捉來的野兔、野雞、野豬等送給村里的鄉民飼養。他們還在山上種了琪花瑞草和珍貴藥材,把山山水水裝點成人間仙境,百姓們過上了雞犬相聞,安寧幸福的日子。
        
        彭武、彭夷死后,人們為了報答他們的恩情,為了紀念這一對開山有功的兄弟,就以他們的名字命名此山,稱這碧水丹山為“武夷山”了。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6 15:06:56
    bixialin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業余俠客
    文章:307
    積分:1600
    注冊:2014年10月28日
    22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bixialin

    發貼心情

    重陽節傳說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于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日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婓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蝸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鶪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于此。 

      民間故事繼承了《續齊諧記》的故事梗概,再添上民間藝人想像創造的情節,又產生了很多重陽節傳說的異文。這里選擇了三則異文展示給大家。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6 15:07:35
    bixialin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業余俠客
    文章:307
    積分:1600
    注冊:2014年10月28日
    23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bixialin

    發貼心情
    第一則:采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縣有個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著幾片地,安分守己的過日子。誰知天有不測風云,汝河兩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奪走了不少人的性命;妇白訒r候曾聽大人說過,汝河里住了一個瘟魔,每年都會出來散布瘟疫,危害人間。為了替鄉民除害,桓景打聽到東南山中住了一個叫費長房的神仙。他就決定前去拜訪。

      誰知他翻越了千山萬水,還是找不到仙人的縱跡。有一天,他忽炙看見面前站著一只雪白的鴿子不斷地向他點頭,桓景走近前一看,鴿子忽然飛了兩三丈遠,落地后又不斷地向桓景點頭。就這樣,桓景跟著白鴿,終于找到了費長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門口,恭恭敬敬的跪了兩天兩夜。到了第三天,大門忽然開了,一個白發老人笑瞇瞇的對他說:“弟子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進院吧”。 

      費長房就給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讓他練習降妖的法門。有一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過來對他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害人。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說完,就用手招來一只仙鶴,把桓景載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鄉,就把費長房的話向大伙兒說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帶著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分給每人一片,讓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說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當后,他就帶著降妖青龍劍回到村中,等著斬殺瘟魔。 

      不一會兒,汝河里狂風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來。忽然抬頭看見人群都在山上歡聚,它便沖至山下,卻被酒氣及茱萸的香味嚇得不敢上前。一回頭,又看見桓景抽出寶劍,和瘟魔斗了幾個回合,瘟魔斗他不過,轉身就跑。桓景“嗖”的一聲射出了寶劍,寶劍閃著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釘死在地上。 

      從此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人們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禍的習俗,一代代的傳到現在。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6 15:07:49
    bixialin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業余俠客
    文章:307
    積分:1600
    注冊:2014年10月28日
    24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bixialin

    發貼心情
    第二則:流傳在陜西關中一帶 

      說是很早以前,有個莊戶人家住在驪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過得也不錯。 

      有一天,這家主人從地里回來,半路上碰上個算卦先生,因為天快黑了,這先生還沒找上歇處。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個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個草鋪,讓妻子兒女都在草鋪上睡,自己陪著算卦先生睡在炕上,湊合著過。 

      第二天天剛亮,算卦先生要走,莊戶人叫醒妻子給先生做了一頓好吃喝,又給先生裝了一袋白蒸饃。算卦先生出了門,看了看莊戶人住的地方,叮嚀他說:"到九月九,全家高處走。 

      "莊 戶人想,我平日沒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處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說算命先生會看風水精通天文,說不定我住的地方會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處走一走吧,全當讓全家人看看風景。 

      到了九月九,莊戶人就帶著妻子兒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驪山高峰去游玩。等他們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沖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沖垮了。不大功夫,整個一條山溝都被泡了。莊戶人家這才明白算卦先生為什么讓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這事傳開后,人們就每逢夏歷九月九,扶老攜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傳到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6 15:08:00
    bixialin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業余俠客
    文章:307
    積分:1600
    注冊:2014年10月28日
    25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bixialin

    發貼心情
    第三則: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愈之后,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于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恒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恒景廢寢忘食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恒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恒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恒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6 15:08:11
    bixialin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業余俠客
    文章:307
    積分:1600
    注冊:2014年10月28日
    26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bixialin

    發貼心情

    觀世音菩薩的來歷

    觀世音菩薩的得名由來,諸經有三種記載: 

    一、由宿世悲愿得名!侗A經·受記品》謂菩薩在遠古因地修行時期,因發大悲誓愿而蒙寶藏如來授記:“善男子,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今當字汝,為觀世音。”

    二、以修四自利得名。《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謂菩薩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師事觀世音如來,以聞思修,入于正定,觀世音如來“嘆我善得圓通法門,于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三、由證果利他得名!斗ㄈA經·普門品》謂釋邊牟尼佛就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的提問答復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話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唐玄類法師《大唐西域記》卷三曰:“(阿縛盧積低溫伐羅),唐言觀自在。合字連聲,梵語如上,分文散言,即阿縛盧枳低,譯‘觀’,伊濕伐羅,譯曰‘自在’。舊譯為光世音,或云觀世音,或觀世自在,皆訛謬也!焙笫缹W者通過比照經義或考證原典,一般認為舊譯不謬;尤其從佛法角度而論,二譯相輔相成,體現了菩薩“悲智雙運”的境界:

    一、從側重有別論:觀世音,是說世間眾生遭遇災難不祥,若一心稱念菩名號,菩薩觀照無遺,即時尋聲赴感,使之高苦得樂,此從“悲”立名。觀自在,是說菩薩因地修行,用般若妙觀智,由耳根一門深入,反聞自性,不被外界聲境所轉,故爾觀聽圓明,得大自在,此從“智”立名。

    二、從圓融一體論:觀世音,是以能觀之智,觀照世間一切音聲.不起妄識、妄聞,反聞自性,而入正定,此具“智”義。觀自在,正是因觀知眾生苦難,以大神通,隨機往救,自在無礙,此具“悲”義。
    具體地說,“觀”是主體的妙智,始終如一;“世音”是客體的境界,有著前后的不同。就其因中自利,“世音”可指菩薩所具的“聞性”;就其果上利他,“世音”特指所聞一切眾生的稱念祈求之音。合而論之,每一名號同時兼具了悲智、因果的雙重義蘊。這正符合了菩薩道的基本原則;修自利之功德,是為著圓成利他的事業;做利他的事業,是為著莊嚴自利之功德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6 15:10:29
    bixialin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業余俠客
    文章:307
    積分:1600
    注冊:2014年10月28日
    27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bixialin

    發貼心情

    后羿射日的故事

     傳說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干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后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

      后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后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呛篝嗟呢S功偉績,卻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里去進讒言,使天帝終于疏遠了后羿,最后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后羿打
    獵為生。
    關于后羿之死,戰國時思想家孟子(約公元前372椩記289年)所著《孟子》和西漢初年劉安(前179椙222)編成的《淮南子》都說他是被恩將仇報的徒弟逢蒙暗害的。暗害的手段記載各不一樣,有的說是用桃木大棒打死的,有的說是用暗箭射死的?傊@位蓋世的英雄死在陰謀家的手里。

      有的傳說里還說,后羿死后英魂不散,變成了打鬼的鐘馗神。這一說法是我國著名史學家顧頡剛(1893-1980年)根據《淮南子》等古書的記載考證出來的。這種說法,實際上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這位不幸死去的英雄的無限懷念。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6 15:10:57
    bixialin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業余俠客
    文章:307
    積分:1600
    注冊:2014年10月28日
    28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bixialin

    發貼心情

    金江圣母三姐妹的傳說

    相傳,金沙江龍王的三個女兒,到蒼山洱海間游玩。她們來到鳳儀縣蓮花山下時,山下正值鬧旱災。大姐叫兩個妹妹先回龍宮,獨自留下為百姓解決引水問題。大女兒化作一老婦人,深入田野、村寨查看旱情,見到處無水栽秧,連人畜飲水都感困難;村民們吃的是稗子飯。于是,她在蓮花山腳化出一股水桶粗的清泉,讓山下的壩子栽下了秧,永不缺水。為感激大女兒的恩澤,山下的華營、普和、班莊三村的百姓蓋了本主廟,塑了她的像,尊她為本主。封號金江圣母。

        龍王二女兒長得如花似玉,在大理趕三月街時,遇上海東的一公子董家羅龍。董是好色之徒,見二女兒美貌非凡,把一朵鮮花插在她的頭上。二女兒覺得董家羅龍當眾出了她的丑;就和三妹到海東去懲罰董家羅龍。妹妹倆到海東的石子山,正遇大旱,二女兒不忍心勤勞善良的百姓受難,下了一場透雨,讓山腰涌出清泉,使山下永不干旱。姊妹倆懲罰了董公子后,回到石子山,見這里風光秀麗,就在山上的慈云溪住下。山下的幾個村子知道,為她蓋了本主廟;尊她為本主。封號慈云普潤金鸞圣母。
     二女兒尊為本主后,她怕妹妹孤單,派了身邊的五仲爺陪妹妹去青龍山住。妹妹到青龍山后;為當地村民引水施雨,也被尊為本主。封號金靈圣母。后來,金江龍王來看望三個女兒;見蒼洱風光迷人,三女兒又有點孤單,就留在青龍山住下。

        每年農歷正月初五至二十五日,是金江三姊妹的本主節。屆時,她們所在的十個村要唱大本曲,耍獅、耍龍。因金江三姊妹喜歡春游,所以本主節期間,要挨村用轎子輪流接送,待游完十個村子,再將其像送回各自的本主廟。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6 15:11:44
    bixialin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業余俠客
    文章:307
    積分:1600
    注冊:2014年10月28日
    29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bixialin

    發貼心情

    端午節的來歷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此風俗日后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尸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尸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6 15:12:18
    bixialin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業余俠客
    文章:307
    積分:1600
    注冊:2014年10月28日
    30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bixialin

    發貼心情
    另一個傳說是,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百萬,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難。

      這一年五月,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兵臨鄧州城下,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他看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卻抱著年紀較大的男孩。黃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馬問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婦人回答:“聽說黃巢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壞蛋,不日就要攻進鄧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調去守城,我們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黃巢聽了,就對那婦人說:“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婦人聽了,將信將疑,不過她還是回到城里,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陽,黃巢的軍隊攻進城里,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弓菖蒲艾草。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無可奈何的領兵離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難。

      為了紀念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節,大家就會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項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6 15:13:22

     84   10   3/9頁   首頁   1   2   3   4   5   6   7   8   9   尾頁 
    網上貿易 創造奇跡! 阿里巴巴 Alibaba
    北京安易天地軟件有限公司北方論壇
    聯系電話:010-51268244 13611231185 QQ:51110292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頁面執行時間 0.48438 秒, 5 次數據查詢
    Channel